機械輔助治療促進中風患者上肢功能恢復

52歲、原為服裝設計師的陳小姐,1年前因大腦出血導致右側肢體嚴重偏癱,復健後雖可獨立行走,但上肢仍欠缺自主動作,右側上肢雖可抬高至肩膀高度,但手肘與前臂均無法動作,手指也僅能彎曲卻無法主動伸直;且因受損部位為慣用側肢體,許多活動均無法獨力完成,生活因此面臨極大的轉變,治療過程中經常默默留著眼淚,詢問治療師她該怎麼辦?

成大醫院復健部職能治療組長徐秀雲職能治療師表示,陳小姐後來接受感覺動作誘發訓練,再加上機械輔助治療,目前右上肢已可抬高至耳朵高度,手肘可伸展且前臂可做出15-20度的旋轉,雖然手部與手指仍欠缺自主控制能力,但是已開始使用右側上肢來協助日常生活活動的執行。

徐秀雲職能治療師表示,成大醫院復健部今年10月發表了探討機械輔助設備對於慢性中風患者上肢動作治療成效的期刊論文。此項研究納入43位中風時程超過半年的慢性中風患者,其中22位被隨機分派至機械輔助治療組,在為期4週、每週治療3次的療程中,每次接受10分鐘的感覺動作誘發訓練,加上40分鐘的機械輔助治療,可改善上肢的動作表現,尤其是肩部、手肘與手腕的動作控制。且經機械輔助治療後,患者在居家環境中使用患側上肢的量和品質也具顯著改善。

接受治療後的陳小姐開始嘗試做她喜歡的勾針編織,回院復健治療時經常展示她的圍巾與毛帽作品;她的生活重心也不再只有到醫院復建,開始了每年1-2次的國外旅遊、每週到大賣場買菜2次、整理簡單的家務與各種社會活動的參與,尤其,穿著垂足板與社團夥伴一起參加淨灘活動,更是鼓舞治療人員與病友們。

中風是腦內血管受損引起神經缺損的疾病,會導致肢體動作無力或動作失調。臨床上,中風後肢體無法自主動作的患者不在少數,統計有60-70%中風病患上肢存在輕到重度的動作障礙;其中,痙攣和肢體無力是職能治療介入中風後上肢動作最具挑戰的動作特質。無力是造成病人失能的最主要原因,而痙攣則會嚴重地影響病人生活品質與動作恢復。

徐秀雲職能治療師指出,高強度、高重複性的復健計畫,是最近被認定為提升中風患者上肢動作功能的最佳指南,運用機械輔助治療在神經復健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因為機械輔助設備可提供一致、精確的治療模式,並藉由程式的編輯來執行不同的動作模式,除可提供高劑量的動作訓練,並可促進患側肢體的感覺動作整合。

職能治療在中風病人上肢動作的誘發上扮演了極重要角色,臨床上,職能治療師在機械輔助治療時,透過大量的感覺動作輸入與特定動作任務練習來協助患者的動作恢復,提供包含被動與主動模式:被動模式含可調速和調整關節活動度,可改善患側上肢的肌肉和肌腱的滑動性,同時降低肌肉的痙攣;而透過主動模式,患者自己做出特定的手臂與手腕動作,可促進肢體相對應的感覺動作皮質活化,進而改善患者上肢無力的現象。

臉書留言

林子涵 林財貴 線上報導

(這個頁面共進入 6 次, 今天進入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