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座「LNG冷排水養殖試驗場」開啟新型養殖模式
漁業署近年來推動「臺灣沿海藍色經濟成長推動計畫」,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即是進行冷水性物種的繁養殖技術研究,日前於高雄永安地區建置的「LNG(液化天然氣)冷排水養殖試驗場」,相關軟硬體完成並經試行,擇於本(107)年12月21日邀請興建工程期間或計畫有關之產官學界人士一同視察試驗場的運作情形及參與啟用儀式,見證我國水產養殖產業結合創新技術,體現循環經濟的里程碑。
運用LNG冷排水發展養殖產業
漁業署說明,中油公司永安LNG廠為使-162℃的超低溫液化天然氣由液態變成氣態,使用大量海水與液化天然氣進行熱交換,而經過熱交換後之海水,溫度較原來海水溫度低,而有「冷排水」之稱。冷排水水質優良穩定,適合做為養殖使用,該署即自民國93年起規劃並推動永安養殖漁業生產區LNG冷排水共同引水工程計畫,截至目前投入4億8,000萬元建造海水供水渠道、箱涵及管線,供應周邊約450公頃養殖區用水,讓當地可以更有效率地從事高經濟魚類養殖。
依國人食用進口水產品特性,發展新式養殖
漁業署表示,國人喜愛鮭魚、比目魚、鮑魚及海參等冷水性水產品,進口量年年增加,進口金額高達新臺幣80億元,由於我國氣候溫暖,傳統的養殖魚塭無法進行冷水性物種的養殖,然而利用LNG冷排水水溫介於18-24℃的特性,適時開啟臺灣高經濟物種養殖的新方向,該署邀請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擔任統籌,結合臺灣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及屏東科技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從104年度起利用4年時間,陸續建立大西洋鮭魚、鮑魚、仿刺參、牙鮃及海藻等物種的養殖技術,以及強化低溫冷源利用效率的基礎參數。
首座LNG冷排水養殖試驗場實踐循環經濟目標
漁業署指出,LNG冷排水養殖試驗場興建工程的規劃極為用心,曾獲得「106年度優良農業建設工程優等獎」;試驗場內部的軟硬體設施及設備於今年7月間進場施作,而過去2、3年在各地進行養殖實驗的冷水物種們-大西洋鮭魚、仿刺參、牙鮃及海藻等,則於11月份陸續移入試驗場。
LNG冷排水養殖試驗場從與當地溝通協調、用地取得、場區規劃設計、建造、內部設備設施建置到啟用,集結了各界的付出,未來研究團隊正式進駐,將此試驗場作為冷水物種養殖的示範場域,導入智慧型監控管理,實際進行營運與成本效益分析,期待進一步讓成果效益擴散,吸引投資建設,創造更多價值,體現節能減碳及實踐循環經濟的目標。
聯絡人:林國平副署長
手 機:0988678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