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病毒溯源”的荒唐表演

  【鸣镝】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已有一年多,给各国民众生命健康带来的创伤触目惊心,对世界秩序也造成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前景不同程度地蒙尘。尤其是美国,疫情防控失败,在全球抗疫中摘得许多“第一”。美国政客将政治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令民众生命健康等基本人权黯然失色。面对冰冷而扎眼的疫情统计数字,美国政府非但没有反躬自省,也不思团结抗疫,反倒不断搞疫情污名化、病毒标签化、溯源政治化,散播“实验室泄漏论”,无视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要求自身情报机构在短短90天内炮制出一份所谓的“新冠病毒溯源报告”,试图祸水东引。这注定是一场荒唐的表演。

  美国情报机构的“新冠病毒溯源报告”是美政府任由“撒谎、欺骗、偷窃”登堂入室的政治丑剧。美国政府炒作所谓“新冠病毒溯源报告”的动机与手法已经昭然若揭。一份由劣迹斑斑的机构炮制,预设结论、有罪推定、诱导偏见的报告不过是一叠废纸。试问拜登政府为何委任满手血污的情报机构进行“溯源”,是需要他们的客观、专业,还是此时此刻格外需要他们的“忠诚”?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要知道“忠诚”的黑手有时也会让主人颜面扫地。不到20年前的一幕令许多人印象深刻。美国为让入侵伊拉克“师出有名”,对情报机构委以寻找“证据”的重任。随后便有了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展示一瓶“白色粉末”的经典一幕。回顾历史,美国情报机构的拙劣把戏不胜枚举。1961年“猪湾事件”也是美国情报机构的“杰作”。为配合掩盖对古巴的秘密入侵,时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曾奉命在联合国大会上言之凿凿地展示一张古巴“叛变”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图片。让美国当局和提供这张“证据”图片的幕后黑手始料不及的是,拙劣谎言几乎瞬间就被戳穿,沦为丑闻与笑柄。拜登政府很可能会狡猾地用所谓“公开版本”与“秘密版本”的幌子故弄玄虚,以免“报告”的漏洞迅速曝光,还可能像昔日声称手握共产党员名单的议员麦卡锡一般制造紧张气氛,把这张“反华牌”的政治价值用到极致。

  美国情报机构的“新冠病毒溯源报告”是美国政府无视科学,置民众生命健康于不顾的政治悲剧。从特朗普时期炒作“中国病毒”“疫情追责索赔”,到拜登时期渲染“实验室泄露论”“第二阶段病毒溯源”,最大受害者都是美国老百姓。把病毒溯源政治化是一条死路,将病毒溯源打造成战略竞争的匕首终将刺伤自己。犹记得特朗普诸如“注射消毒水杀死病毒”等惊人言论,犹记得疫情期间白宫新闻发布会上传染病专家福奇的一次次无奈掩面,世人岂能相信如此反智的美国当局一边对数千万民众感染病毒轻描淡写,一边能开展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新冠病毒溯源调查。让科学归科学,政治归政治,是专业分工的人类社会战胜疫情等各种挑战的根本出路。新冠病毒溯源是一件应由全球科学家审慎研究、诚实回答的问题,目的是为明确病毒致病机理,预防下一次类似疫情的发生。新冠病毒溯源调查决不能让短视狭隘的美国政客来主导。

  美国情报机构的“新冠病毒溯源报告”是美国政府无力弥合社会撕裂,控制政治极化而外移矛盾的政治闹剧。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医学科技与医疗资源的翘楚,去年以来美国疫情防控失败的根源显然不在于国家能力短缺。借美国政治学者福山的话说,“高度极化的社会与无能的领袖使国家不能有效运转”。如今白宫已经易主,拜登竞选期间信誓旦旦地说要“当所有美国人的总统”“打造一个被治愈的美国”,上台后却无力弥合撕裂加剧的美国社会。去年中国有效遏止本土疫情,为美国提供了防控疫情的宝贵时机,遗憾特朗普在无视事实、大意轻慢中错失时间窗口,使疫情积重难返,唯有“污名化”“甩锅”中国转移矛盾。

  新上台的拜登政府同样曾面临一个稍纵即逝的时间窗口——能否迅速控制疫情、复苏经济,以及在族裔公平等国内问题上有实质进步。然而,拜登执政与国会的“蜜月期”已过,综合民调不满意度出现反弹。疫情反扑、中期选举逐渐临近将使他更难“治愈”美国社会撕裂。内外形势压力催逼下,并无更高明方案的拜登政府只能继续采取对华强硬来整合国内利益,推动政治议程。明眼人都清楚,这样做或有政治上的蝇头小利,但绝无政治家直面症结的清醒、付诸改革的果决、思虑深远的智慧。半年前,拜登在白宫门前讲话哀悼美国因疫情死亡人数超50万,超过一战、二战和越战死亡人数总和。8月,美国因疫情死亡人数突破65万。拜登也许应该再次发表讲话,哀悼疫情中死亡的人数超过美国南北战争夺走的生命,后者同样是由美国社会撕裂带来的灾难。

  假的东西真不了。美国政府利用情报机构炮制所谓“新冠病毒溯源报告”,不过是一个自以为精心设计的弥天大谎,欺骗不了世人,蒙蔽不了历史,改变不了时代。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美国应该回归正道,有效防控疫情挽救生命,并与全球合作抗击疫情。拜登政府若沉迷于“新冠病毒溯源”的荒唐表演,终将自取其辱。

  (作者:陈长宁,系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法学博士)

臉書留言

黃國超

(這個頁面共進入 9 次, 今天進入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