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氣候變遷,農委會積極建構適應氣候風險的永續農業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現象日益明顯,面對暖化、降雨型態改變、極端氣候發生頻率與強度增加,農業部門首當其衝,對農業生產環境、農產品品質與供應,農民所得及產業,以及生物多樣性等方面造成影響,甚至危及我國糧食安全。

       農委會表示,為減緩氣候變遷對農業之衝擊,農委會持續投入及參與氣候變遷調適工作,「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方案(107-111年)」已於108年9月奉行政院核定,以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為依據,接續「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02-106年)」之工作成果,農委會配合跨領域、跨部會溝通協調之調適工作,除於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領域,並與水資源、土地使用、海洋與海岸、災害等領域共同合作,以落實執行,並滾動檢討調整,逐步厚實農業氣候變遷調適能力。

       農委會以農業為出發點,擬定六大調適策略架構,包含1、維護農業生產資源與環境,穩固韌性農業基石;2、發展氣候智慧農業科技,提升產業抗逆境量能;3、調整農業經營模式並強化產銷預警調節機制,穩定農產供應;4、建構災害預警及應變體系,降低氣候風險與農業損害;5、強化農業災害救助與保險體系,提高風險管理能力;6、定期監測與加強管理保護區域,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搭配18項調適措施及27項行動計畫,積極推動與執行。

       近年來農委會已陸續實施大糧倉計畫提高國產雜糧自給率;推動強固型溫網室設施,減輕颱風豪雨危害;持續擴大農業保險保障範圍等。期望藉由調整農業耕作制度、強化生產設施及降低生產風險等措施之推動,朝向降低氣候風險、建構強韌農業、確保糧食安全等目標邁進,並依國內外情勢發展滾動檢討、規劃與推動農業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策略與計畫,建構能適應氣候風險的永續農業。

臉書留言

(這個頁面共進入 3 次, 今天進入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