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成果评估及政策建议

自2013年提出以来,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可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这不仅是因为过去5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在项目建设、经贸合作、金融服务等领域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切实利益,也是因为以人文交流与合作为重点的民心相通建设增进了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理解。当前,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是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基础”,民心相通建设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至关重要。新形势下,中国需要加大对民心相通建设的投入力度,调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民心相通建设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增长点和新亮点。

“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成果显著

2018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五大合作领域之一,民心相通建设在过去5年多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一是民心相通建设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制定了教育、艺术、旅游等多个文化交流领域的专项合作规划;二是合作项目有序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在2016年底就超过了300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11个中国文化中心,打造了“一带一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智库合作联盟等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品牌活动;三是建立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等五大联盟,带动了政党、智库、城市、青年团体、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的广泛参与;四是推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间交流,比如在教育方面,中国实施了“丝绸之路”奖学金计划,仅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的人数就有30多万,中国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的人数则超过了6万;在旅游方面,预计到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旅游游客接待量将超过8500万人次,旅游消费预计将达到1100亿美元。

民心相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加深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深化了沿线国家间的互信,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社会民意基础,也为沿线各国和平共处筑牢了根基,不断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助力。以东南亚地区为例,该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民心相通建设步伐较快,2017年“五通”指数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均名列前茅,其中民心相通指数位列第一。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要共同绘好“工笔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友好关系程度、政策协调力度、贸易便利化水平等都需要进一步提升,这就要求把“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则制定、标准对接、规范形成等作为重要合作方向。为此,“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需要对彼此的法律、文化、习俗、信仰等加深了解,更需要沿线各国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有更深刻的认识。民心相通建设需要进一步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关键基础”作用,确保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当前民心相通建设面临的挑战

过去5年多,“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一些国家和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不够了解,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误解;一些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无序状态,对当地营商环境以及文化习俗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使一些原本进展顺利的项目遇到波折;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正面客观评价增多,但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仍存有顽固偏见,甚至进行刻意抹黑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民心相通建设存在的不足与挑战有一定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民心相通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一带一路”建设其他“四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取得的显著成就相比,民心相通建设还相对滞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彼此了解程度还很有限。二是受关注程度相对较低。从媒体关注度看,中国国内媒体偏重于报道合作项目规模、数字上的成就,对当地民众生活、观念上的变化未能全面及时有效宣传。国际媒体更为关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政治意涵、项目合作等,对民心相通建设则鲜有提及。从学术关注度看,中国学术界对民心相通建设的关注程度低,学术研究成果非常少。

其次,民心相通建设意愿相对不足。“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内容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对接各国政策和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在“一带一路”建设“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过程中,因为其他“四通”相对于民心相通共融性更强、一致性更好,首先以其他“四通”建设为重点,迅速有力地建立起“一带一路”的“四梁八柱”,符合新事物的建设规律和先易后难顺序,但同时也降低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民心相通建设的投入意愿。此外,民心相通建设不如其他“四通”建设具备显著的可视性成果,中国过去几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相对重视经济效益、扩大市场、做大品牌,对民心相通建设的投入意愿相对较小。

再次,民心相通建设手段相对有限。民心相通建设覆盖的领域多、范围广、任务重,绝非一己之力可以完成。民心相通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需要民众之间形成相知相亲、情感相融、理念相通、文化包容的格局。这必须通过逐步形成民众之间自发的、直接的深度交往才能实现。此外,民心相通建设方面还存在主体较为单一、内容相对单薄、形式不够灵活等不足,导致民心相通建设与普通民众的距离相对较远,效果相对有限。

最后,民心相通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当前,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具备更多通用规则条件的其他“四通”建设想要达成相对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尚非易事,而民心相通建设主要体现在人文和社会领域,相对差异更大。更为重要的是,民心相通建设追求的并非统一的标准与规范,而是尊重差异,求同存异,相互理解和包容。如果说其他“四通”建设可以用转换接头装置实现方形水管与圆形水管的连接来形容,民心相通建设需要的可能是推动不同的水管“万折必东”,逐步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交汇,因此难度比其他“四通”更高。同时,民心相通建设与其他“四通”建设的一致性也不一定同步。逆全球化浪潮表明,经济合作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民心相通。精准把握民心相通建设与其他“四通”建设的关系,进而促进“五通”建设相互协调一致,并非易事。

新形势下民心相通建设需处理好几组关系

新形势下,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时可适当向民心相通建设倾斜,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和潜力,使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动能和新亮点,同时为其他“四通”建设更好融入当地提供深层次的“软环境”。为此,民心相通建设需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是处理好“当务之急”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在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有所回潮的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各领域合作,需要更多争取各国人民的支持。因此,民心相通的当务之急是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民心相通作为“五通”中独特的一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木桶效应”,决定着“一带一路”建设是“以心相交方成其远”还是“以利相交利尽则散”。民心相通建设可发挥先导作用,为其他“四通”建设夯实民意基础。因此,在制定“一带一路”建设新的规划时,适当向民心相通建设倾斜,努力用民心相通建设打造一张和谐互助的沿线国之间社会关系网,柔和覆盖在自助格局下国家间的硬性关系之上。

此外,还应立足长远,充分发挥民心相通建设的“关键基础”作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孕育规则和规范、催生集体认同,不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双赢和共赢迈进。民心相通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细水长流。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落地过程中,如果民意基础不够牢固,可以适当放慢节奏,进一步完善规划,做好宣传,逐步争取民意支持。

二是处理好目标与手段的关系。民心相通建设的目标是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是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发展新动能”这一总体目标的。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民心相通建设也要着眼于人。新形势下,应注重民心相通建设与经济发展合作的共同推进与紧密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项目,引导经济合作更多面向基层民众,向扶贫、环保、医疗、救灾等民生领域倾斜,推动人的发展得到更好落实,使当地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更有获得感和认同感,为民心相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而民心相通建设的深化也会为进一步强化经济合作提供民意保障。

同时,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总体目标,人文交流也要处理好目标和手段的关系。中国一方面可以通过织密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文合作网络,推动民众之间相互交往模式由单向向多向、由浅层向深层转变,来不断充实人文交流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备民心相通建设协调机制,充实多方支撑、务实有效的工作模式和交流平台,使政党、社会组织、企业、媒体、个人等成为人文交流的参与者和直接受惠的主体。通过人文并举,逐步实现民众间相互理解包容、以智慧处理差异的合作氛围,使各国人民之间最终具备自发的、直接的、接地气的交流,拓展各国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认知的文化视野。

三是处理好“善展示”和“练内功”的关系。民心相通建设对于提升中国软实力、展现大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做好宣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因而在对外宣传时可多借助“外嘴”“外笔”“外脑”,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介。比如,可以进一步调动对“一带一路”倡议认同度高的国际组织和机构为中国客观发声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掌握好内宣的外化效应,引导内宣外宣良性联动,避免因明显“温差”导致国内外民众的认知差异和沟通不畅。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形象塑造是一个由内而外、内外兼修的过程,本质上源于中国对自身内涵的改造升级,并将这种改造升级延伸到“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可把推动企业、组织、民众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提高外宣意识作为民心相通建设的重点之一,挖掘更多中国与沿线国家民间交往中相知相亲的鲜活故事,以良好言行化解外界关切和不实报道。在此基础上,营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不断增强自身感召力和吸引力。

本文转自《当代世界》总第449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臉書留言

黃國超

(這個頁面共進入 1 次, 今天進入 1 次)